文化交流
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时间:2019/10/29 15:10:08  作者:管理员  来源:其它  查看:301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     10月29号上午,融媒体大型直播——“壮丽七十年 奋斗新时代”渭南非遗文化直播周第七场---华阴专场,邀请华阴市文化馆负责人王妮、华阴老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...

   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  
10月29号上午,融媒体大型直播——“壮丽七十年 奋斗新时代”渭南非遗文化直播周第七场---华阴专场,邀请华阴市文化馆负责人王妮、华阴老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,老腔传承人张猛(张喜民孙子),华阴迷胡申报保护单位负责人、华阴市迷胡剧团团长党永勃,华山瓦砚传承人潘红业一起走进直播室,展示非遗技艺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
    今天的直播间展示台上,华山瓦砚、皮影、剪纸、荞麦凉粉、粉条、油轮等各种华阴非遗产品,错落有序的摆放着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    王妮说,近年来,华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,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27项,其中华阴老腔、华阴迷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华山古庙会、劈山救母神话传说等7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华山戏法、华山瓦砚等9项被列入渭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华阴麻食、连升丸子等9项被列入华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59人被各级政府授予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    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,它从西汉滥觞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位于黄河、渭河、洛河交汇处的华阴市双泉村是它唯一的发祥和传承地。2006年6月,华阴老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16年华阴老腔和艺人谭维维合作《华阴老腔一声喊》登上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,老腔更是名声大噪、轰动全国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    传承人张喜民15岁便开始学习老腔皮影戏,5个月后便能登台演出。在直播间,张喜民一边介绍华阴老腔的唱腔特点,一边示范。现场还和孙子张猛即兴表演了一段老腔,唱腔豪迈粗犷,听的人热血沸腾,引来主播和嘉宾阵阵掌声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    华阴迷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。产生于华阴的迷胡戏曲艺术,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程式,华阴迷胡戏曲艺术比华阴老腔历史要更悠久,艺术内涵和容量更丰富,更宽厚,演唱的流行区域和人群受众面更广泛。直播中,党永勃从华阴迷胡的历史变化、表演形式等方面全方位做了介绍,最后,华阴市迷胡剧团演员为大家带来了经典唱段“五更鸟”,古朴、通俗,委婉缠绵的唱腔让人如痴如醉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    提到华山瓦砚就不得不说起传承人潘红业,1976年潘红业就开始跟随爷爷潘谷良学习瓦砚技术,1990年便自己制作瓦砚,经过四代传承,现有上辈留传下来的瓦砚120种图案,以图片的形式保存,并附有一定的文字进行阐释。直播时,潘红业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品瓦砚,讲述了瓦砚的制作过程。他说,自己在掌握工艺流程之后,便打破门第观念,大力弘扬瓦砚文化,积极招收学徒,努力挖掘传统技艺,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。
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就着凉粉听老腔 华阴非遗真特色

 

    直播期间,主持人张帆、天天还化身美食主播,现场品尝华阴美食荞麦凉粉和油轮,让大家了解到一个不止有艺术传承还有美食文化的华阴。

    本次融媒体大型直播活动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、渭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,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、1026渭南新闻广播承办,通过1026渭南新闻广播、渭水之南、华山网同步直播。

 

(来源:渭南新闻广播

 


地址:华阴市岳庙街    电话:4610000
陕ICP备000000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202000132号
Powered by OTCMS V2.82